晚报讯 昨晚,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崇功祠,“周末戏相逢”如期精彩上演,为市民奉上“文化大餐”。作为城市文化新IP的“周末戏相逢”系列文旅活动,通过沉浸式展演、互动式体验、活态化传承三大创新维度,开创了非遗活化传承新路径。 5月1日下午,在三清殿莆仙戏传习所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戏曲对话正在上演。随着悠扬的曲调响起,演员们接连登台,带来《郑文豹·听镜卦》《单刀赴会·过江》等经典莆仙戏折子戏。他们凭借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将剧中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台下戏迷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除传统戏曲外,幽默诙谐的相声、激情四溢的乐器演奏等节目轮番上演,丰富多元的演出内容与形式,充分满足不同观众的观赏需求。 与此同时,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演出同样精彩纷呈。活动邀请莆田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木雕工艺、红团制作、手绘油灯笼、妈祖文创等特色非遗项目,通过沉浸式展销体验,全方位串联起莆田深厚的文化脉络。各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大家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亲手参与制作,将这份独特的非遗记忆带回家。 5月4日晚,崇功祠大戏台见证了一场突破性的艺术表演。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胡首席徐子零与中国乡土艺术文化协会莆仙十音八乐委员会,共同演绎十音八乐《八板头》《集贤宾》等经典曲目,将莆仙十音八乐与当代新民乐有机融合。梅花奖得主黄艳艳即兴吟唱与电子音乐的碰撞,构建出独特的声景艺术,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高水准的文化盛宴。 看大戏、品美食、赏非遗……“周末戏相逢” 活动让莆田在节日假期既有烟火气息,又充满文艺韵味。据了解,2025年度莆田市“周末戏相逢”已举办20场次,后续将持续深耕本土文化资源,通过创新舞台形式、打造多元体验场景,为市民游客解锁更多文化惊喜,推动千年莆阳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