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圣天妃:兴角山上的“海峡女神
【发布日期:2017-01-03】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国孟】
在莆田市,南有湄洲岛妈祖,北有兴角山吴妈。去年12月31日,海内外信众捐资近300万元、历经9个月铸造的一座露天吴妈(吴圣天妃)铜像在仙游县游洋镇海拔近千米的兴角山朝圣广场上圆满竣工落成。自此给慕名而来的八方信众献上一份新的厚礼,成为一尊赐福信众的吴圣天妃青铜像,高20.15米,其中基座3.15米,像高17米。下步将进入朝圣广场的土地平整和安全设施防护工作,预期将于春节后举行盛大的竣工典礼。 据悉,海峡三大女神除了众所周知的湄洲妈祖娘娘外,其余两位就是临水夫人陈靖姑及吴圣天妃。吴圣天妃,原名吴媛(因吴媛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故俗名吴四娘),公元649年(唐中宗四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唐中宗四年),生于江苏省浮海白鹤村吴家庄名医世家。自幼天资聪颖,博闻强记,随父上山采药,辨别百草,学成祖传医术,针草治病,惠及穷苦百姓。为了抗婚,美若天仙的她毅然离家出走于公元670年入闽,一路南下后定居在游洋镇兴山村境内的兴角山结庐而居,潜修道学,为当地百姓问诊,并云游四方悬壶济世,救病治伤,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成了百姓心中的“药女神”。同时,其带来中原先进农桑技术,在闽越地区鞭地涌泉,鞭石筑坝,兴修水利,至今莆仙南北洋和东西乡的一些水利工程,皆留下其功绩。在海殖方面,至今兴角山上留有古代为涵江区哆头等沿海渔民育苗海殖的鲎池和蛏池遗址等景点,其事迹在闽越,甚至海峡两岸及东南亚等地广为传颂。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分灵宫800多座,信众1000多万,尤其遍布闽赣、台湾及东南亚各地,而位于兴山村上宫街的兴角宫是全球奉祀吴妈的祖庙。每年元宵节或是农历六月初一吴圣天妃升天日和农历七月十五诞辰日,各地善男信女都会自发前往兴角祖宫或兴角山朝圣,热闹非凡。 千百年来,民众之所以如此敬奉普通女子吴媛,获得朝野一致高度定位和赞赏,不仅因为她是兴化大地第一尊女神医圣,还有太多的“济世安民、造福一方”的传奇故事。公元679年,仙游县游洋、钟山、石苍一带的兴泰里90公里范围发生瘟疫,适逢盛夏,病情蔓延速度惊人。吴媛在兴角山上得知后,心急如焚,连夜下山进入村落查探病情。废寝忘食调配对抗时疫的药方。吴媛配出药方后,人们按照她所给予的单子,抓药,蒸煮,送给病者煎服,果然,药方发挥了功效,瘟疫终于得到急速控制并逐渐消退。四方百姓感念吴媛的恩德,共同择了一良辰吉日,焚香备礼,叩谢上天赐下一位仙女解救人间苦难,至此,方圆百里之内的民众都开始称呼吴媛为“吴仙姑”。 莆田的南北洋历史上曾是汪洋大海。后经地壳变迁,沧海桑田,莆田上升为大陆。但目之所及,南北洋皆为荒地。公元679年,距吴媛离家已有十多年了。吴媛的二哥吴兴系着全家人牵挂入闽寻觅胞妹,沿路听闻吴媛事迹很快的找到了仙游县的兴角山。多年未见,吴兴惊叹于胞妹的变化,被其仙灵般的风姿和出神入化的道行所震撼,遂决定留下来和她一起修行。彼时,吴媛正在为荒芜的北洋之地探究治水之道。而后在兄长吴兴的帮助下整理了一些有效方案,并将计划告知家人。家人听闻她们这一善举,非常赞同,决定倾资捐助治水工程。于是兄妹俩雇工百余人,日夜施工,开始修筑为后世所感恩称颂的杜塘长堤,受益范围达172个村庄,良田18万多亩。故杜塘之东、木兰溪之北,统称北洋平原。 公元714年农历六月初一,吴媛上兴角山巅采药,时近晌午,坐在巨石上闭目养神,遂化蝶升天,享年65岁。在她逝世后,唐玄宗爱妃江采萍(即梅妃),启奏吴四娘在莆仙的功绩,为此朝廷御封她为吴圣天妃。同年,百姓感念其恩德,把其生前修道仙庐改建为原有九宫庙的兴角宫,塑像纪念,尊称吴妈、大妈、古妈、三妈(台湾)、慈感娘娘、太乙仙姑、吴氏圣妃、显圣天妃、法主仙妃、吴圣天妃等。自此,吴媛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女神,香火不绝。 始建于唐、现为福建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兴角祖宫,原有九宫庙,九个天井,依八卦太极方位而建,雄伟壮观。明朝时因遭火患被毁掉了大部,仅存现有的一宫一井,占地1200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前殿与后殿之间有一座天井衔接,两旁各建有蜿蜒大气的庑廊,殿内雕梁画栋栩栩如生,高挂宋代理宗御赐的“护国庇民”四字匾额,殿外屋脊雕有四条腾飞的巨龙,内有十八根瓜菱形石柱,柱础为颠覆莲花形,手工精细,十分古朴。经专家考证,确是唐时遗物,经历代修葺,现保留着明清时的建筑模式。而被人们盛传的“四娘针”、“四娘青”(泛指吴四娘开出的用于治疗各方病症青草药秘方)均被传颂至今,在民间广泛受用。 时隔1300多年后的2011年,后人在在游洋镇兴角山下发现吴圣天妃女神的故居遗址——兴角祖宫(俗称“上宫”),主祭比妈祖女神年代还要早300多年的吴圣天妃同时还供奉陆上女神临水夫人陈靖姑,海上女神妈祖娘娘林默,是莆田最早一处同祀三尊莆仙女神的庙宇,也俗称作“三女神庙”或者“三妈宫”、“三妃宫”、“三后宫”等。 随后,上宫祖庙鼎力支持下,涵江区信众乡民领衔捐资,汇集五湖四海朝圣者,共发动民间筹资600多万元,在吴媛修行遗址、海拔近千米的仙游县兴山村兴角山峰上,修建了吴圣天妃殿。近几年,为更好弘扬和传播天妃民俗文化信仰,民间又自发集资上千万元,以天妃殿为中心,陆续建成了天妃路、观音阁、望海亭、观景台、仙梦洞、龙潭宫灯、吴妈青铜像等一系列朝圣主题文化景点,力争将兴角山建成融朝圣溯源、避暑疗养、休闲度假、研究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兴角山天妃文化朝圣公园。目前,该景点朝圣旅游设施日臻完善,与附近的古峰寺、天马山、常太白马潭、东圳水库、麦斜岩、将军寨、河浪岭等着名景点,形成莆田生态山水旅游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景区,每年吸引10多万信众前来兴角山朝圣溯源游,为游洋镇正在建设的“魅力游洋.旅居小镇”打造了一张闪亮的特色旅游品牌。 |
劳模精神闪耀校园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