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平安畅通梦”之帆
——荔城公安交警大队推进道路交通为民工作
【发布日期:2014-12-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肖国成 陈琳】
2014年以来,莆田市荔城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防事故、保畅通”的主要工作目标,不断推陈出新,创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机制,保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营造了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创新便民利民举措
设立咨询导办台 荔城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于2013年10月份施行了莆田首个“交警导办台制度”,在大队一楼值班室设立了集“咨询、预约、投诉、导办”等功能为一体的“导办台”,并抽调大队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导办,为前来办理车驾管业务、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业务的群众进行引导协助。特别是针对事故处理中队经办民警在二十四小时值班后次日为休息日,前来办理事故处理业务的群众时常反映经办民警联系不上,对此,办理事故业务的群众可以到导办台进行事故处理预约,免去了民警联系不上、找不到经办民警等问题。同时,大队在导办窗口设置了免费复印的便民措施,为前来办理车驾管业务的群众提供免费复印的便民举措。 实行二轮摩托车、电动车“带牌销售”服务 该大队在全市首推二轮摩托车“带牌销售”惠民政策落实。经过多次筛选,确定了辖区销售量较高、信誉较好的摩托车品牌销售店,作为荔城辖区首个“带牌销售”服务站,并以该“带牌销售”服务站为切入点,着力将首个服务站点打造成为模范点。 通过选取好的二轮摩托车品牌经销商,对该品牌在四个辖区乡镇的代理商的店,都建立了二轮摩托车“带牌销售”服务站,这样就形成了品牌“带牌销售”的强势,使得其他品牌经销商的竞销压力逐步增大,主动向公安车管部门申请办理二轮摩托车“带牌销售”服务业务,实现了从初期的“要我做”到当前的“我要做”的良好局面。 目前,大队已在辖区的四个乡镇设立了十个二轮摩托车“带牌销售”服务站。2014年11月11日,大队在全市率先开展电动车登记“带牌销售”服务工作。经过对辖区各电动车经销店的资质、规模、销售情况进行摸排审评后,确定以梅园路玉兰车行为首家电动车“带牌销售”服务点,并与该车行签订了带牌销售协议,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该项服务措施是借鉴二轮摩托车“带牌销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荔城辖区电动车登记管理工作的服务模式的拓展,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举措,将为荔城辖区广大群众带来快捷的服务和真实便利。 设立事故快速处理中心 随着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车流量的逐年上升,为进一步加强交通事故处理能力,增强事故处理机制,有效解决因轻微交通事故引起的交通堵塞等实际问题,荔城区于2014年11月16日在全市率先成立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实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 据悉,自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成立以来,不仅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对群众在处理轻微交通事故的过程中,做到简化程序,有效节省时间,使原先一起轻微交通事故从发生到处理结束需耗时2天,到采用快速处理办法则可以在半个小时左右处理结束,依法快速案结事了,同时,也彻底解决了因轻微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堵塞等问题。 截止12月11日,荔城区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接警量达70余起,成功受理“快速处理”案件63起,部分不属于快速处理范围。 成立交通事故调解“一站式”服务 成立于2010年的荔城区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调处中心,汇集了法院、交警、司法、人民调解以及保险等职能部门和行业,通过不断的提升与拓展调解机制,使得交通事故案件在通过调解中心民事调解之后得到解决。 截止2014年11月15日,荔城区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调处中心已成功调解交通事故(包括重大交通事故及死亡案件)共4000多起,调解金额高达两千多万余元,切实提升了道路交通事故调解成功率,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荔城区多元化调处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付出,得到了荔城区人民政府的高度肯定,并于2014年11月被授予“集体三等功”的荣誉称号。 开展公益活动 为提升广大市民文明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倡导“文明行动”,交警大队创新管理模式,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你承诺守法,我送你头盔”为主题的公益活动。由驾驶人或违法当事人对自身安全进行承诺并签名,签名后当事人即可凭签署后的《承诺书》现场免费领取安全头盔一顶。 活动中,大队积极发动企业参与,由辖区各车行赞助提供安全头盔,并通过交通管理部门对头盔进行发放,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领取到免费安全头盔的市民对此次公益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纷纷表示今后驾乘摩托车时一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 首推LED宣传屏 为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该大队积极运作加大资金投入,以中心城区新街口为试点,在交通信号灯上加装LED宣传屏,从而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宣传科技水平和创新管理水平,更直观、更贴切向广大市民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及法律法规。 该举措在全市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宣传方面上创下“三之最”的成效:一是中心城区利用交通信号灯设立LED宣传名片之最早。二是中心城区LED宣传覆盖面积之最广。三是中心城区LED宣传屏总面积之最大。 设立交通文明曝光栏 为有效提高市民交通文明意识,强化市民整体素质,该大队联合荔城区委文明办于2014年9月份起,在辖区新街口为试点,设立全市第一批市民版交通文明曝光栏,发动广大市民建立“交通违法大家拍”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 目前,“交通违法大家拍”已进入第六期活动,共收到广大市民投稿120余张,纳入采用的图片多达20余张。此活动将常态化推行,曝光栏上的照片不作为直接处罚的依据,但对交通不文明行为者起到直观的教育警示作用。下一步,还将市民的交通文明行为情况逐步纳入街道、社区及单位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检查和考评依据。 免费发放挪车卡 近年来,荔城辖区汽车保有量以每年5000辆次的速度不断增加,但城市道路却并未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拓宽,交警大队多次组织专项行动进行违法停放车辆行为集中整治。由于车位供不应求的原因,大部分车辆及车主仍旧冒着罚款、车辆拖离的风险,将车辆违法停放,严重影响其他市民群众的出行,同时也增加了警力负担。 为此,该大队结合日常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工作,率先创新使用“车名片”,探索快速解决便于挪移车位停车和行车的交通管理新路子,设计制作一批次“车名片”在全区或全市进行免费发放。每一张“车名片”都有一个6位数的数字(每张数字不同、不重复),可以与车主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当停车位被占用、阻挡或别人需要临时停靠的车辆挪动时,可以直接拨打“车名片”上的固定电话号码,不需要通过拨打“110”或者当地交警部门、派出所值班电话进行查询,由“车名片”后台系统转接到车主手机上,通知车主进行挪车,并且通话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颠覆了市面上传统的临时停靠牌上将手机号码对外公布的缺点,从而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恶意骚扰等情况,保障了双方的隐私等合法权益,也减少了警力负担。目前,荔城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在全市六个县(区)公安机关首家创新制作的一万份挪车卡已全部免费向社会进行发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赏。
扎实开展整治工作
自今年以来,该大队结合辖区社会交通秩序和道路交通管理形势的变化,将开展各项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与“剑盾”专项行动同部署同落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工作。 开展中心城区集中整治 5月26日至6月25日,该大队在中心城区各主干道集中开展中心城区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 行动中,针对人力三轮车上私自加装动力装置、二轮摩托车超载、摩托车随意横穿马路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以大队为牵头单位,组织镇海派出所、拱辰派出所在辖区延寿路、文献路、东圳路、东大路等重点区域和路段,设立执勤点,重点查纠重点违法行为。同时,该大队采取人性化管理机制,对查纠的拼改装、私自加装动力装置的三轮车一律给予拆卸、解体,并没收非法装置,但不对其驾驶员做出罚款类处罚。行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64起。 开展“百日会战”统一行动 为进一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工作,11月13日,荔城区召开“百日会战”工作推进会,重点部署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工作方案,强调采取“三个一律”工作措施,即:“百日会战”期间对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交通违法,当事人一律接受安全教育1小时;对无证驾驶违法行为,一律予以行政拘留;对无牌车辆,一律先行扣留审查,待“百日会战”结束后统一集中依法处理。 其间,该大队积极牵头组织,加强部门职能联动,做好道路交通隐患多的区域标志标线整改;并强化源头管理,做好“五小”车辆、重点车辆台账管理,通报以及启动行政问责机制。11月1日至12月10日,大队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748起,其中,涉酒驾驶81起,涉证881起,拘留27人,依法扣留车辆759辆。
完善道路基础设施
荔城区地处中心城区与城乡结合部的中央,区域位置特别,辖区内包含了1条国道、2条省道、3条城市快速路,是南往北来车辆必经的交通要塞。随着连年来车辆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城市道路通车率的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辖区道路交通畅通、有序、安全,该大队按照“区级投入为主,部门支持、镇街自筹为辅”的原则,共投入资金4072.4万元,对全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规划工作以及逐步推广乡镇道路中间隔离护栏设置工程建设。 同时,圆满完成了市级督办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任务,使莆秀线青山至火车站路段的安全隐患整改落实,辖区的九华大道一期、北高镇黄北第二通道高峰村至埕头村和东川路和南少林北路等中间隔离护栏设施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等等。 全体民警将为实现“平安畅通梦”,创造出一个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的新征程上主动作为、奋力前行。 |
劳模精神闪耀校园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